当前位置:[网站导航]首页>中医养生>穴位>

粗针疗法

发布时间:2014-08-15 12:11:48作者:百年养生网出处:百年养生网

所在栏目:穴位核心内容:粗针疗法粗针

粗针又称巨针,系由 《内经》中 “九针”之大针演化而来,因其针体特粗而名之。粗针治疗的针感强,针刺时间短,进针不易弯曲,很少有滞针、折针现象,适用于需要强刺激或放血的病证。

(一)针具

粗针的结构与毫针一样,分为针尖、针体、针根、针柄和针尾。但粗细规格与毫针大不相同,粗针针体的直径有0. 4mm, 0. 6mm, 0. 7mm, 0. 8mm, 1. 0mm, 1. 2mm,1种,长度3寸一1尺不等。粗针的针尖宜圆而不钝,利而不锐。太圆则钝,进针困难,病人痛苦。

吴圣贤:茯苓安神汤的配方,功效与作用,怎么做,不适合的人,失眠

太利则锐,针尖容易卷曲。

(二)操作方法

1.进针

王波: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,功效与禁忌,长高,命门穴,生长激素

①夹持进针法 刺手拇、食二指夹持针体下端,露出针尖0.4-0. 5寸,对准穴位,快速刺入。适用于肌肉丰厚处。

②夹压进针法 用刺手拇指与中指夹持针体,食指压针尾,快速刺入。此法适用于背部。

③捻转进针法:用押手持针体,刺手持针柄,同时捻转下压刺入。此法适用于皮肤柔软的腹部。

粗针疗法

2.手法

粗针进针后,一般即有较强的感觉。若需强刺激可提插6-7次,针刺后有一种放电感效果最佳,但儿童不宜提插过多。如用于肌肉萎缩病人,可用卷肌提插法,即针刺入后,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,以转不动为度。此时肌纤维已缠住针体,然后上下提插数次。提插2-3次为中度刺激,留针不提插为弱刺激。

3.出针

达到针刺目的即可出针,出针时应以挤干的酒精棉球按揉针孔,以免出血。对于实热症可不按压,使其放出少量血液则效果更佳。

4.针刺原则

由于粗针针体较粗,刺激性强,故应用时应视患者体质、病情、部位等灵活采取针刺方法。肌肉丰隆处如臀部宜深刺。肌肉浅薄处和深部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头颈、背部、胸腹部宜浅刺或沿皮刺。对各类麻痹、瘫痪、急性病宜用强刺激不留针。对于慢性病宜留针而不加大刺激。对神经反应迟钝的人宜强刺激,对神经敏感者则宜弱刺激,快速刺入即可出针。

5.留针

背部俞穴一般留针1-2小时,有些疾病亦可留针3-4小时或更长。其他穴位均采用强刺激不留针。

6.疗程

每日针刺1次,10次为1疗程,2疗程间休息3天。

全站最热

  • [腹部疾病]拉肚子拉水

   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,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。关于拉肚子拉水,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,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。本页包...

  • [杨奕]杨奕《手到病自除》全文阅读

   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。包括完整目录、共计6大章,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。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,以及自然疗法、反射区疗法、食疗等。另外...

  • [穴位]耳穴的名称,部位与主治

   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,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,头部朝下,臀部朝上。其分布的规律是,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;与上肢相...

  • [健康自测]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

    手掌发黄,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,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,如慢性萎缩性胃炎、慢性贫血、慢性结肠炎等。但手掌发黄同样...

  • [健康图库]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

   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,图片所在的文章是: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:何裕民讲淋巴瘤,癌,重压出的淋巴癌,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,格式是JPG...

文章评论